洞见 >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2017-04-21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在沈阳、大连、营口三地正式揭牌,而自贸区的设立无疑让东北振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对于自贸区的论调,从去年底便有很多声音,无论这些论调的对错与否,可以肯定的是,自贸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更胜于对某一区域,甚至是某一个产业的影响。自贸区,从来都是一个广泛的议题,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

一、什么是自贸区?

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园区,由自由港(外国商品可免税进出的港口)发展而来。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的认定为:一国境内、受海关保护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区域。它是世界经济自由区中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行为、境内关外、功能突出、高度自由”。

相比自贸区而言,国人似乎更熟悉“保税区”的概念。在海关监管范围内,进口货物在保税区进行仓储、加工、贸易,并享受关税减免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它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可以说在自贸区出现之前,保税区是我国境内最开放的地方,也是我国自己创造的、带有中国经济特色的名词。

而自贸区则是保税区的全方位升级,它更自由、更便利也更通达。除享有保税区的全部功能及进出口税务的优惠外,还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制造及再出口的管制。不仅如此,它还享有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等多项权利,是各国贸易自由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最直接产物。

二、中国自贸区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区可以追溯至1547年的欧洲,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0个自由贸易区,尤其以经济发达地区居多。20世纪70年代,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涌现了出口加工型、转口贸易型等功能各异的自由贸易区,对周边地区和世界贸易产生不小的影响。而中国的自贸区,就是在这种影响下应运而生,并且在近几年逐渐加快脚步的。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是中国的首个自贸区;

2014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自贸区;

2016年,国务院决定再设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7个自贸区。

  • 辽宁自贸区由沈阳、大连和营口三个城市中的规划区域组成,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 浙江自贸区由陆域和相关海洋锚地组成,涵盖舟山离岛片区,舟山岛北部片区,舟山岛南部片区,将大力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

  • 河南自贸区位于郑州、开封、洛阳境内,探索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湖北涵盖武汉、宜昌、襄阳片区,继续发挥在“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 重庆自贸区着眼“战略支点”和“连接点”定位,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 四川自贸区由成都、泸州两部分组成,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 陕西自贸区将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至此,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初步形成了“1+3+7”——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一个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以扩大开放所引领的中国自贸区改革从“齐头并进”进入“雁行阵”模式,冲刺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体系。

三、自贸区在沈阳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正式揭牌,据悉,沈阳自贸区以浑南新区(桃仙空港)为核心,总面积29.9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并规划建设沈阳港,设立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构建沈阳—营口陆海联运系统。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以重工业而闻名,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打击。而自贸区的建立也将给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机遇,提升经济整体实力。

表现1:

企业数量增加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其市场的创新活力、经济发展动力得到激发,最明显表现为区域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新注册企业多达4万家,超过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80%,民营企业占比已达到88.77%。而企业的增加也相应的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据统计,上海自贸试验区域内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额累计达2.38万亿元,在上海市占比达到42.2%。

众所周知,自贸区以贸易便利化为着力点,区域内的企业也可享受多项便利化措施,而这也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进驻沈阳自贸区,让企业在自贸区生根发芽。据悉,沈阳自贸区预计今年底将引进不低于5000家的企业,主要以先进、高精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表现2:

人口数量增加

目前,沈阳人才流出显著且对外来人才吸引不足,但随着高精端制造业、金融、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成功引进,势必将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回归、来沈就业。此外,在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公布的《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首批政策清单》中,明确提出将于2017年7月底前实施人才回归计划,出台高层次创新人才财政补贴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据悉,上海自贸试验区提出健全完善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及高效、便捷的人才签证制度,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参与创新创业。而人才的涌入除了能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外,还能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带动城市消费的增长。

表现3:

新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热情逐年上升。以进口食品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进口食品销量正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保持高速增长。而自贸区的设立,通过对跨境商品采取的一系列便利政策,将会明显拉动进口商品的销量,并且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如:进口商品直销、跨境电商+体验商业的创新模式。其中,直销不仅省去了中转环节,便利了消费者,且由于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价格也更加实惠;而在跨境电商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品尝进口食品的成品,也可以购买原材料进行加工等。

据了解,目前上海、天津、福建等自贸区内都设立了多家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及跨境电商体验店,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消费。

四、自贸区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从去年国务院公布将在辽宁设立自贸区,到沈阳申报自贸区的获批……这期间,各方对于沈阳自贸区所在区域的炒作、房价的炒作不绝于耳。如今,自贸区落户大浑南并正式揭牌,浑南板块在“炒房”一族眼中、开发商眼中似乎又上升了一个热度。

然而,冷静思考会发现,从短期来讲,自贸区的设立确会给区域带来一定的关注度;但从长期来讲,不管自贸区设立在哪个区域,其对于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区域的影响,对于房地产、房价的影响更是需要一个长期传导的过程,并且完全取决于自贸区能否进一步拉动沈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1.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新加坡,以自由贸易港立国,早期由于其严重依赖转口贸易,导致其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发展落后世界其他国家。1959年时,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占国民经济比重高达80%,是制造业的10倍之多。此后,新加坡通过颁布一系列工业扩张政策、建立工业园区、有针对性的吸收外资,不仅促进了国内外企业在新加坡的落地和发展,同时,有效的引进了国外技术扶持国内企业,这帮助了新加坡建立第二产业,改善了其因过于依赖转口贸易造成的脆弱产业结构。

可见,自由贸易政策的开放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而考虑到沈阳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基调,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要求,目前,沈阳自贸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集群,分别为:以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IC装备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设备、新材料等高端智造产业集群;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以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健康等服务为重点的专业服务产业集群。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自贸区具有发展服务贸易的先天优势,这将有利于推动沈阳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沈阳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结构新格局,从而调整目前东北单一产业格局的尴尬局面。

2. 带动城市人群消费

进口商品直营中心、跨境电商体验店、进口车展销市场……这都是自贸区给商业带来的最直接改变。尤其跨境电商体验店,通过打通线下和线上的壁垒,采取线上购买、线下场景体验的营销服务模式,将实体店的体验式营销真正做到极致。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

近年来,随着海淘的兴起,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也愈演愈烈。如今,由于自贸区对进口商品的免税等相关便利政策,区域内的实体商业也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货品从供应商直接采购运送至国内,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展示和销售,缩短了货品的通关审批时间,保证商品的款式与国外同步;较少的流通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价格相对市场普遍降低15%至30%左右……流行、低价、异国风情无不吸引着城市消费群体。

消费和贸易之间从来都有着最亲密的关系,很多国际贸易中心,也被公认为是消费型城市,如曼哈顿、伦敦、东京等。而自贸区,被认为是国内外贸易往来最频繁、最开放的区域,因此,不可否认自贸区的设立将促进城市商业的转型,由此拉动整个城市及周边城市人群的消费增长,有助于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3. 对房价的影响是传导的过程

在所有关于自贸区的声音中,“房价上涨”是被提及最多的,但房价真的仅仅是因为“自贸区”而涨上来的吗,或许未必。

据悉,福建自贸区分别设立在福州、平潭和厦门。尽管,福州自贸区曾出现过抢房热潮,但当热度过去后,福州楼市的房价进入了平稳期。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福州市房价涨幅仅为9.8%,低于并非自贸区的泉州房价17.5%的同期涨幅。

可见,房价的涨与不涨不在于自贸区是否设立,而是在于自贸区的定位,能否发挥其功能导向作用,给城市导入有效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发展带来精锐人口的增长。只有产业带动了经济增长,吸引了外来人口的落户,楼市才有了真正的需求,房价才会随之波动。因此,自贸区对房价的影响可谓是一个长期传导的过程,即:产业带动经济,提升城市吸引力,拉动就业同时带来一定的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住房需求。

或许,短期从媒体的炒作能够给房价带来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房价能否上涨主要还看人口,看消费。

当沈阳遇上自贸区,机遇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