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剖析1.2万个“两会”关键词,中国商业创新“黄金时代”初现

剖析1.2万个“两会”关键词,中国商业创新“黄金时代”初现

2020-06-04

“机会来临时悄无声息,没有抓住会让你损失惨重。”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关注“两会”的商业地产人想必已对今年“提振消费”和“新基建、数字化投入”的重点了然于心。

“两会”作为商业信号的释放器,除了指向未来,我们还能从中读出什么?

为了看到“两会”传递的深层信息,我们从过去5年“两会”中,每年选取600篇新闻报道,分析了约1.2万个关键词,从中看出了消费、创新与技术的角色变化。

在国内经济和商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是否可以从历史上观察到类似的发展轨迹以作参考?美国、日本等过去曾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商业创新是如何进行的?

今天,我们沿着时间线,看商业脉络、商业人的认知和历史轨迹给我们的启示。

 

 

 

过去5年

“两会”释放出哪些商业信号?

 

2020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和众多提案中,出现了几个商业地产人不得不关注的热点词,即“提振消费”、“数字化”和“新基建”。

 

    

 

为了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提振消费成为2020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除此之外,“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议,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新基建”发展目标,将在新零售、消费升级等重大民生领域发挥作用;

与“新基建”相伴相生的,是“数字化”话题,“推动餐饮、商场、旅游等生活服务业的线上线下融合”也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两会”提案是如何进展到今天这一步的?除了疫情影响了今年的“两会”议题,我们还能从中读出什么?这需要我们回顾过去5年的“两会”商业“关键词”。

2015年,“互联网+”是“两会”期间零售和消费领域的核心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及“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将O2O浪潮推到新高度。 

 

 

2016年的“两会”上,帮助实体零售渡过“寒冬”的各类提案贯穿始终,实体零售转型升级成为共识,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顾客价值、专注体验、注重服务等建议纷纷而来。

 

      

 

2017年,“消费升级”成为“两会”期间商业相关话题的主旋律,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新中产、文化消费等被频繁提及。

 

 

2018年,数字经济的关注度在“两会”上被凸显,人大代表李彦宏、马化腾等均提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工具的重要性,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许多展望,实体商业应用“黑科技”转型也被给予了极大希望。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15-2018年“两会”上,“电商监管”话题始终存在,其税务、消费者权益、信息安全等方面均被频繁提及。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8%,是继2018年后的第二年回落。

因此,“两会”的商业相关话题也围绕着拉动消费展开,怎样从新零售、新业态、社区商业、特色街区等更为细分的领域进行消费提振,是去年“两会”的重要话题。

 

       

 

 

“两会”商业话题变迁:

着眼现象、愿景驱动、回归当下

 

从过去5年“两会”的商业地产相关话题可以看出,从起初强调互联网+,到强调新技术应用,再到2020年着手“新基建”,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对实体商业数字化的推动,实际上经历了从现象探讨——愿景畅想——回归当下的过程。

电商的崛起最初带给实体商业人不小的冲击,在经过冲击、抵触和困惑后,行业进入了“互联网+”的融合探讨;

AI、IoT、云计算等新技术崭露头角之后,行业人信心倍增,并对新技术振兴实体商业的理念达成了共识,也对技术加持下的行业“终局愿景”进行了畅想,如利用AI技术模拟人脑进行后台管理等,那是一个技术自信的顶峰。

然而,迅速崛起、下滑、再提升,一切处于发展态势中的事物,似乎都跳脱不了这样一条曲线的趋势命运。

2015年起,AI等新技术投资炙手可热,单是2018年上半年,其融资额度就超过了2017年全年。

然而,2018下半年,全球股市的大跌波及到了科技公司的融资,投资泡沫、迅速扩张后与商业模式的不适配、管理认知与能力的不足开始凸显,热潮之后,实体商业人对新技术应用的信心快速丧失。

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起,“两会”关键词从“黑科技”中移开,开始变得更为落地,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商业街”等更为落地、更容易找到具体措施的消费带动点。

 

技术成熟度曲线、风险投资的热度曲线

与技术成熟曲线一样,人的自信与认知程度同样遵循迅速崛起、下滑、再提升的邓宁-克鲁格效应。

从实体商业对电商冲击的抵触、寻求融合再到对新技术的极度自信和回归基础建设的理性,我们能看到行业人对变化和技术的认知演变过程。

越是在对事物一知半解时,越容易产生“看透”的错觉,以及盲目的自信;而自信过后的低谷,是由于过度期望和激情后的能力积累不足。

 

 邓宁-克鲁格效应

在整个商业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没有人怀疑商业创新势在必行。因此,一系列新兴科技开始作为关键词进入“两会”,人们开始论证其对商业创新的作用。

但是,我们那时没能克服对技术引发商业创新的“过分解读”,也并未清楚认识到我们需要一步一步稳健地走向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当下,国内迎来了创新科技应用的第一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经历过前些年探讨新技术的热潮后,我们开始立足根本,未来等待我们的,会是持续平稳的上升。

 

 

消费带动经济

历史告诉我们哪些事?

 

2018年,居民消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高达76.2%,而在15年前的2003年,这一数字还不到39%。最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所回落。

历史上,与中国现状类似、依靠消费作为经济引擎的国家不在少数,美国和日本是较为典型的案例。

美国自上世纪20年代后便进入了消费社会,二战后,个人消费占GDP比值持续走高,自60年代起几乎均超过60%,高峰时期超过68%。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那几十年,也是美国实体零售业颠覆性创新层出不穷的时期:

1962年大型商超沃尔玛创立、1974年条形码应用于零售场景、1985年电视+购物模式出现、1992年超大型娱乐购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 建立、1994-1995年电商如亚马逊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些创新的背后是消费需求驱动的细分市场、新技术为零售带来的便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场景需求变化。

进入21世纪后,美国个人消费增速放缓,由巅峰时期的6%落到近年的4%以下。

 

 

 

这一时期也是商业创新相对放缓的时期,只有社交网络如Facebook的出现,可以算作影响商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情况类似的还有日本。60年代起,日本经济腾飞,消费拉动GDP增长,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在70年代最高达8%左右。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后,人们消费行为转变,个人消费大幅削减。

 

       

 

日本消费崛起受需求端影响较大,呈现出不同类别消费品错峰爆发的状态。60年代末,受房地产行业发展影响,家电、汽车等行业崛起;80年代则是家居、生鲜、女性消费崛起,便利店也快速发展。

从美国和日本的消费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商业创新和消费需求的激发,是消费作为经济引擎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任何时代,维持对创新的投入是实体商业人把握未来的最好方式。

确保创新不仅是秉持“长期主义”的做法,同样也是抗击风险的必需。

此次全球疫情中,因未能利用数字手段弥补销售额的 Nordstrom、 Neiman Marcus、J. C. Penney 等百货均未成立或于近年关闭了其创新实验室。缺乏资金支持、缺少一把手推动等原因显示出创新动力不足的源头在组织架构与创新文化的缺失。

现在,我们对新技术加持的商业创新不再仅限于愿景,“新基建”机遇下,中国商业创新将向着“黄金时代”迈出脚踏实地的第一步。

 

过往的商业创新在今天看来已是平常事物,但在其被应用和实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对商业发展脉络做出了不可逆转的深远影响。

今天,5G、AI、IoT带给我们的也许是想象难以触及的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对创新的坚持和脚踏实地的建设,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激动人心的变化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