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互联网+的抢跑者逻辑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互联网+的抢跑者逻辑

2016-07-14

像我们儿时读过的“咕咚来了”的故事一样,在过往几年中,占社会总销售额不到10%的电商行业,以新鲜理念加创新技术外衣的互联网,让看不清楚、且本已自 危的传统商业人显得有些慌张。到2016年,当年红火的O2O成为诸多投资者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象,BTA也不再有那么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传统行业互联 网+公司突围而出,成为业界关注的新焦点。

在占据万亿赛道的房地产行业,搜房网、链家和一众挑战者厮杀正酣时,商业地产服务行业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崛起,在互联网界引发普遍关注,这家公司名为睿意德,在触网之前一直是商业地产行业最大的综合服务商。

因叛逆而辉煌

“要么革命,要么俘虏。”这是RET睿意德联合创办人张家鹏2015年中在他个人微信号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也是在睿意德启动互联网平台战略时给睿意德同事们的一封内部邮件。他将商业竞争比作生态进化,是高能部落对低能部落的统治与取代,而一个行业的演进必须遵循“向新而生,守旧必死”的逻辑。他称当下为“刺激而伟大”的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浪潮把每个人都卷入到一场勇敢者游戏中,每个人要么拿起武器投入革命,要么停在原地等待俘虏。他希望睿意德伙伴们继续以引领者姿态,全情投入到行业生态进化的推动之中。

回看睿意德团队发展历程,能深刻感知到其“叛逆”的 基因。在公司创办一年多的时候,《环球企业家》曾有一次对睿意德的深度报导,曾戏称创始团队为外资地产顾问行的“叛逃者”,而对此张家鹏并不在意:“创新 都是对旧世界的背叛,我们既然感觉到了未来的节奏,就要去做。”这种“不在意”应是源于某种信心,这支团队成员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也可能正是他们的这样的角度,才得以不断保持以创新案例代言行业前沿。

活跃·前瞻

在过往十多年行业发展历程中,这支团队保持着高频的节奏做行业趋势研究,定期发布报告,同时以实践者的姿态以不断的落地项目去展现新趋势下项目的可能性。 在2005年,张家鹏发布了“国内中小城市商业发展机遇”趋势报告,之后成功打造了50万平米的阳泉滨河新天地广场等系列小城市超大体量项目;2007年 预判购物中心去主力店趋势,团队服务华润五彩城产品线北京首发项目,该1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以次主力店为头羊的组合方式大获成功;2008年,预见奢 侈品携旗舰店在中国深度布局之势,以全程服务的角色成就了中国商场单店销售冠军北京SKP(原北京新光天地)。此后在奥特莱斯业态、绿色商业建筑、海淘品 牌线下化等发展趋向上,睿意德团队都以抢跑式的行动,实践着对行业趋势的落地。

到2016年,这支不走寻常路的团队,在实体商业互联网+的行动上更是“拔地而起”,联合一线VC迅猛进行一系列投资。包括与经纬中国共同注资「乐铺」电 商,战略入股了商业空间文化内容运营商「亚益文化」,在上海启动国内首个商场智慧运营管家「云猫智管」,与AdTime创始人等互联网知名人士投资成立国 内首家商业地产大数据银行「中商数据」,研发推出行业专家直约平台“乐咖”和动线数据产品“动线宝典”等系列公益产品。

张家鹏亲自用劳斯莱斯接客户看铺

以完胜回击质疑

在最近一次的公开演讲中,张家鹏再提出了“胜在场外”的商场运营观点,对一百多年不曾变化的“场内运营思维”进行了深刻反思。他的主张是:“互联网能够让运营者识别每个顾客,也能够与每个顾客实时沟通,使得运营工作已经有条件回归到以人为中心,而以互联网连接、了解及服务顾客的主要工作是在商场之外。”

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睿意德的成长方式与做事方法,有人质疑这是一家只追求“影响力”而忽略盈利本质的公司。对此公司执行董事王玉珂回复:“每家公司都是被 客户打赏存在的,做公司只需要一心关注对行业的创造价值,就一定有客户的不断打赏,发展也是自然顺带的结果。”睿意德与绝大部分主流客户的持续战略合作, 也似乎印证了王玉珂的说法。在这家公司的客户名单上,是华融、中交、五矿、万科、中铁建这些重量级客户,而在互联网业务方面也是与阿里、百度、 AdTime等知名企业结盟为伙伴。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睿意德在北京和上海服务的两个项目同期开业,两项目的鲜明特色及超出通常的开业效果再一次赢得了行业喝彩。北京住总万科广场在并不 占优的旧宫地区,凭借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童话场景营造成为了北京商业的新代表,以100%的开业率、13万客流一鸣惊人;而上海缤谷购物中心二期,睿意德则 借助互联网思维与优势资源,看重电商落地所具有的天然IP属性,引入当当上海首家实体书店、素型生活馆等互联网品牌落地,充分释放品牌原有聚合的粉丝能 量,为项目奠定了持续自然人流量,招商11个月实现近100%的开业率。

幸福着·进化着

“幸福的追问”是 睿意德新推出的集团形象片主题,在这个形象片推出的几天内,许多在不同城市的睿意德同事都不止一次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这条视频,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结伴而 行的伙伴对这段视频的喜爱。视频中结尾的一段文字令人印象深刻:每个回馈予人的商业,都是幸福的触点,让他们彼此连接,构建出一个无边界的幸福生态网络, 拓展超越传统时代的新价值,并努力使每个品牌与商铺都能便利地获得这种新价值,实现可持续的成长与增值。未实现的每一点幸福,都期待我们做出一点点改变。

2016年4月,《界面》媒体以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实践样本代表,对睿意德进行了一次深度报导,标题采用了略显残酷的“自宫式生长”作 为标题,深度解析了在互联网+发展路径上这家公司的果敢和不同。其中谈到内部创新业务对既有主营业务的冲击时,张家鹏表达:“只要对客户有利,竞争就不是 坏事,提供更有效率的高价值服务是我们的追求。”可能正是这种彻底聚焦于进化的从业心态,形成了睿意德的个性成长方式,也是市场给予这家创立不到四年公司 超过10亿元估值的原因。

互联网家凯文凯利认为企业持续创新将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而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个企业过去的辉煌是企业未来成功的最大绊脚石”。中国知名企业 家柳传志先生在谈到竞争时曾说:“这是一场赛跑,跑在前面的人说‘你在后面吃土吧’!”这些睿智之士的言语似乎都为睿意德看似不循传统的做法做出了正面注 解,这也可能是主流财经媒体纷纷择选将睿意德作为案例去读解的原因。

创新公司永远都是超出行业、属于这个年代的公司,其最大价值亦不能用生意价值去衡量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