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烧钱"的数字化如何真正见效,西田集团最新案例的启发

"烧钱"的数字化如何真正见效,西田集团最新案例的启发

2020-07-29

“购物中心数字化”实践至今,世界范围内仍然缺先行者的成功案例,多数运营商还处于探索阶段。

2015年,西田集团(Westfield Group)斥资10亿美元,历时两年,将旗下标杆项目——洛杉矶西田世纪城(Westfield Century City),改造成了12万㎡的“数字化购物中心”。

数据显示,2018年该项目年净营运收入(NOI)约为3.5亿美元。据此推算,如果国内项目年NOI达到4亿左右,则类似改造需对应10-12亿总投入。

尽管数字化建设只占到整体改造的一部分,但仍然可见行业变革的难度。

本期,我们从西田最新的数字化实践中,分析解决国内典型问题的国际经验。

 

数据孤岛难以打通,

问题源于顶层架构与基础设施

在现今购物中心的数字化进程中,打通数据孤岛,使部门间的数据相互联结是各运营商面临的最典型障碍。

在世纪城的改造中,西田集团采用了某大型科技企业的整体数字化方案。既包括自上而下的体系架构,也包括自下而上的软硬件设施。由此,数据孤岛问题在最开始就得到了底层解决方法。

洛杉矶西田世纪城

 

1. TOP-DOWN:完备的顶层架构

首先,该企业帮助西田集团搭建数字化运营架构,将零售数字化网络构架(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Retail)作为基础支持,提供数据计算、数据云储备、专有网络、数据分析和软件等多维服务,从而实现西田世纪城网络管理的简化、有效的客户数据收集和网络安全保障等功能。

通过应用统一计算系统(Unified Computing System),西田购物中心的应用程序可实现自动化部署。同时该系统支持云计算、内存分析、物联网边缘计算以及远程操控等等扩展方案,通过进一步的网络和系统的搭建,可以实现全面的系统化技术架构,加速数据的处理和整合。

同时,该数字化方案的核心之一,是对客户数据的处理,并将其直接应用于业务改善层面。西田利用高级连接移动体验分析(Connected Mobile Experience Advanced Analytics),建立用户的侧写画像。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征,项目运营方可以增强广告和促销的成功率和相关性,以及优化租户布局、提升出租率。

 

2. BOTTOM-UP:扎实的基础建设

其次,自上而下的架构体系也深达基层硬件建设。

西田世纪城应用该企业的无线解决方案搭建公共高密度的Wi-Fi网络,从而改善场内网络建设。消费者可以在场内任何地方享受良好的无线网络,以支持消费者使用自助订购和结账等移动端应用程序。

Wayfinding导航工具则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所需的商铺、餐厅或娱乐场所。与此同时,运营方可以根据消费者行为收集数据,进行个性化信息的推送,拉近品牌、购物中心和消费者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数字化改造还被应用到了非零售业务的基层建设中,如智慧停车和能源管理。消费者停车体验曾是项目的主要痛点,通过搭建物理硬件和移动端应用,西田世纪城可以实现车位导航和反向寻车等多项智能服务。

从该案例出发,结合国内实际,我们认为数据孤岛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顶层构架的不完善和数字化基础建设的不扎实。

典型地,一些购物中心使用不同厂商、不同标准、不同年代的信息系统,如人力资源部门的OA系统,管理部门的ERP系统,市场部的CRM系统。这直接导致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难以整合。

同时,不少购物中心的数字化项目属于“局部业务、局部开发“,往往忽略全局性的布局。孤立的数字化部署加剧了数据孤岛的问题。

受到众多关注的“中台“概念,正是一种具有“国内特色“的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对既有体系的整合和局部改造,“后发地”打通数据孤岛,为进一步的数字化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但相同的逻辑是,完备的顶层架构和扎实的基础设施都必不可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国内技术服务商多为小型企业,供给侧“单薄“的行业生态也催生了数据孤岛的产生。能够基于TOP-DOWN和BOTTOM-UP逻辑,解决此问题的第三方企业,仍属少数。

数字化成本投入高,

从共性问题入手,

以“可复用组件”分摊成本

正如在上述案例中看到的,购物中心数字化的高成本问题还难有解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运营商,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但业内也正在逐渐形成“可复用”的解决方案。一旦出现真正可以跨项目、跨企业应用的模式、方法,购物中心数字化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这其中,谁能对最广泛的共性需求,率先给出最小复用成本的通行方案,将是行业变革的关键。

在西田的数字化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可在集团内实现复用的硬体组件和软件系统。

改造逐渐陈旧过时的软硬件,是西田很多项目的共性难题。在与某技术服务商的合作中,双方通过开发可复用的升级组件,以对多个项目场内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还搭建了统一架构的管理系统,供不同项目做自定义使用。

首先,该服务商对西田旗下一家购物中心的信息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通过改写过时的前端框架,将设备改造成互动式、线上化的信息亭,从而完善消费者的场内体验,并快速轻松地引导他们到达目的地。

随后,双方发现,这一硬件升级方案也可适用于西田其它项目。

与此同时,该服务商为互交式信息亭构架了一个可套用的公共管理平台。此平台优化了信息亭的运行速度,可以有效地进行扩展,针对不同的规范和细节做自定义设置。因此,在信息亭“标准硬体组件”推广时,服务商不再需要对各项目的配套软件和管理系统进行定制开发,只涉及相对简单的前端功能配置。

伦敦西田斯特拉福德城

数字化的交互式信息亭现已在西田旗下的四个重点项目中应用,包括伦敦的斯特拉福德城、洛杉矶的西田世纪城和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集团计划在其它项目继续加以实施。

得益于“以通用方案解决共性问题”的思路,西田能够在不同项目快速设置部署数百个数字化信息亭,初期高昂的开发费用因此能够被有效分摊。

当然,从国内现实来看,由于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单个运营商旗下的项目数量远少于西田这类国际龙头企业,仅在内部做成本分摊仍然难以实现。国际市场上,服务商为大型企业开发内部可复用组件也只是个例现象。

对于更多商业地产运营商而言,还是需要能够跨集团、跨企业、跨项目的“可复用组件”。

而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对全行业数字化共性与个性问题的深刻认知。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进行更充分的交流互通,一方面也有待于成熟的第三方机构给出行业“通解”,综合价值交付、技术实现和数据洞察等多方面能力,提供切合国内实际的通用范式。

 

 

效益可见性低、回报周期长,

数字化需要更新“评分标准”

难以判断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效益,投入产出周期长,是数字化建设的另一类主流问题。究其原因是,数字化的购物中心,也需要区别于传统且适用于数字化架构的“评分标准”。

以数字化营销的业务场景为例,西田的诸多实践中也出现了针对此类问题的“局部解”。

在某技术服务商与西田集团的合作中,双方在数字化营销中找到了一些评判效益的“短链条”模式;同时,通过制定新型的衡量指标,消费者的直接反馈也可以有效形成对营销的指导。

1. “短链条”反馈路径的数字化营销

该服务商首先找到了直接衔接“招商”与“营销”的数字化方案。双方在社交媒体上开展了一项交互活动,对一家餐厅的外围设置围挡,邀请消费者对围挡餐厅的类型进行个人猜想。由此,运营商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收集消费者意见,即时得到反馈并指导招商工作。

2. 适用于数字化架构的评价新指标

社交媒体账户的被关注人数,内容的点赞数量、转发数量是可实时观测的,西田正在部分项目中建立起新型评价体系,通过线上指标变化来衡量数字化运营情况,例如账户关注、评论数、转发量、点赞量等。同时,我们也在更多的国内外案例中,看到诸如区域渗透率、体验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新型指标。

资料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不同于客流量、租金、出租率、提袋率这些传统“评分标准”,未来数字化的购物中心将需要更加实时、广泛、直接的反馈信息。因此,更新评价方式也是购物中心数字化改造的重要部分。

从现实来看,这也会是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即使从局部的效益评价出发,也很容易归结到调整全局规则的问题。目前,我们尚未看到完全应用全新评价体系的行业案例。

 

 

小结

西田集团作为购物中心数字化改造的先行者,为业内其它伙伴起到了示范作用。其top-down的数字化架构、bottom-up的基础建设、场内可复用组件的开发、短链条营销路径及创新的效益评价方法,应该可以为业内带来一定启发。

当然,商业地产还明显存在国内外差异,国内尚无与西田同等级、能够以一己之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未来,行业的数字化变革还将需要更具战略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