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购物中心下沉广场打造指南

购物中心下沉广场打造指南

2018-12-11

 购物中心设计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在谈过室内设计的几个细节之后,今天我们将视角转向室外空间设计,看购物中心作为在当代作为承载生活方式的空间,能怎样从本体之外开始创造价值。如今,许多商业体为了多元化其室外设计而采取了下沉广场景观。下沉广场有多个类型且有多种组织形式,它们都为购物中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价值?

广场作为公共空间,在人类组建起城邦、发展出现代城市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传播、汇聚思想的作用。苏格拉底花费半生在雅典的广场上与人辩论,其哲学思想由此而生;在广场上被散播、昭示的历史事件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们集会或高谈阔论,广场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近代以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前需要一个人在广场传播信号以吸引附近居民聚集而商讨事宜或宣布消息的做法不再适用,互联网又似乎成了连接人群的更好平台,广场的角色也由此发生了转变。

80年代,城市景观设计师 J. B. Jackson 重新定义了广场的角色: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随后,美国城市规划师 Kevin Lynch 又补充道,广场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或可窥见城市对于广场设计的要求极其角色定位。对于商业空间来说,广场的作用与其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相似度极高,因为城市广场的周围不可缺少商业,而商业体的外部广场与城市又需良好的接驳。

新城市主义运动之后,广场作为开放的城市空间,其可接纳的内容是城市演变过程中极为看中的一点,关于广场的设计,人们更多开始思考对其构想以及人们对其真实需求以及渴望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广场的设计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及其真实使用场景中的实用性成为了当代广场设计的核心思考问题。

 下沉广场是广场设计形式的一个分支,其层次的打造有利于空间的丰富感,且在特定环境中可利用分层解决人流、动线等问题。那么,下沉广场如何在商业场景中满足人们的渴望?我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评估?

置于商业环境中的设计逻辑

位于新加坡的 City Square Mall 是其国内首个生态商业体,从地理位置到建筑材料,无一不展示着其环境友好的理念。City Square Mall 位于历史悠久的公园 New World Park 当中,本身环境即被绿植所环绕。City Square Mall 依托这样的地理环境建成,与整个公园融为一体,由公园构成了其周围环境,城市轨交MRT也在公园站停留。 New World Park 有几个功能分区,包括儿童游乐场、生态园、迷宫等。在此基础之上,City Square Mall 在入口处构建了一处下沉广场,使其成为公园中独立分区的一部分。

 这处下沉广场置于公园中自成一体,是一个双首层式广场,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了中心围合型设计。由于 City Square Mall 的生态定位以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下沉广场同时采用了绿植景观与水景观,在绿植环绕广场的同时,在广场中心设置了喷泉。

 如果将视角放在 City Square Mall 与下沉广场本身,那么广场的角色即是购物中心周围环境的聚焦点。当人流汇聚在轨交站,这个下沉广场的直接作用是连接公园与购物中心,起到汇聚人气的作用。与此同时,City Square Mall 的入口与对广场的围合商户为在广场休憩的人群提供了适宜的餐饮,广场本身的展示性也利于活动的举办。

总而言之,City Square Mall 的下沉广场适应了一系列设计逻辑,即人流从哪里来(车站)、购物中心提供怎样的资源(餐饮商户)使广场拥有合理的使用场景、以及人流会往哪里去(直接导入购物中心)。

 New World Park 中的其他功能分区皆是动态的,下沉广场的存在冲淡了动态过多的局面,提供了一个静态场景。从解决人们真实需要的角度来说,平衡的放松形式、多重丰富的审美构造形成了人们身处 City Square Mall 时的渴望,设计在此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类似的设计逻辑与理念还能在其他商业体当中观察到。如美国犹他州的城市综合体 City Creek Center 集住宅、办公与零售为一体。为了在这个综合体重打造顺畅的人流走向,商业体被设计成了开放式,也由此形成了一个下沉广场空间。

 这个下沉广场属于综合型,顺沿建筑走向,将综合体串联,创造出了一个合理的人流动线。

这样的串联使得综合体内的交通变得高效,也有利于引导外来消费者动向。商户在 City Creek Center 沿着下沉广场展开,广场内设水景观与绿植景观。随着综合体区域的变化,下沉广场分区功能也不尽相同。

可见,下沉广场不止是一处景观,它的设计首先要填补一个稀缺的功能,去解决一个现存的问题。

 实时观察下的使用情景

在讨论公共空间的作用与角色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公共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很多时候,一处空间的使用者并不总是完全符合其前期的设计定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处公共空间的特性会被不同社会属性划分的人群所理解,进而被使用。因此,除了讨论更广意义上的角色与作用,我们更应关注使用人群的视角。

 这个视角是极其微观的,它涉及人们在一个空间中的一举一动,而这些都在昭示着一个空间最精准的用途。通过这些观察总结出的经验,在其他设计场景中都有被复制的可能。

泰国清莱的 Central Plaza 是其购物中心的大广场式下沉广场。Central Plaza 购物中心有接近150,000平方米,是体量较大的生活方式中心。

 · 打造怎样的开放公共空间?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对 Central Plaza 的定位是本土化的文化公园类市民活动场所。这个下沉广场采用了绿植景观与雕塑景观设计,为了贴合本土化定位,广场还采用了以泰国红木棉树为基调的树种。

 · 实际是怎样被使用的?

Central Plaza 的实际使用情况大部分基于购物中心的特性。Central Plaza 购物中心较大,内含一个电影院以及300多个品牌,且位置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市的外部,因此,它可谓是一个郊区大型生活方式中心。

 Central Plaza 的使用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二是周边居民。每到电影放映结束或午餐时间,Central Plaza 的座椅上就会聚满消费者,或谈话或休憩;对于周边居民来说,空间较大且安静的 Central Plaza 是儿童玩耍的好地方,常有儿童在偌大的广场上进行跑步、学骑车等活动。

 在这里,Central Plaza 似乎是一个剥离出购物中心的存在。大广场式下沉广场的优势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留在这个场景中。对于一个生活方式中心来说,Central Plaza 不仅达成了设计初期的定位设想,还在特定的商业场景中发挥作用。

对使用者的观察实质上是对公共空间使用效率的判断。他们什么时候会使用、什么人会使用以及怎么样使用的问题给予了一处公共空间和商业体运营策略改进,以及提供后续改造构思的机会。下沉广场仅是一种模式,在丰富的空间层次中,人们的多种利用形式才是关键。

 新城市主义运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从"空间"出发,其引申出的内容填充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真实的渴望。一座广场所能容纳的不仅是休憩的人们,还有这个场景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片刻轻松带来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