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创新从小改变开始 项目找准角色因材制宜是关键

创新从小改变开始 项目找准角色因材制宜是关键

2017-09-28

找准差异化

调整和创新是关键

大概在2-3年前,成都商业天量供应的说法甚嚣尘上。就在不少吃瓜群众为成都新增商业供应担忧的同时,近年也出现了一些商场延迟开业的现象。作为最懂成都商业的代理服务商,RET睿意德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孙强是怎么看待的呢?

孙强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说:“以前,成都模仿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模仿国外项目。这种简单的复制容易导致同质化严重。目前中国商业已经发展出自己的特征了,很多项目可能是2010年前做的规划,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所以需要推迟,再去做调整,做创新,走差异化。”

同时他认为,目前每个项目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向。比如成都太古里跟北京、广州的都不一样。成都太古里很多品牌在网上找不到,让消费者从线上重新回归到线下。

创新从小改变开始

因材制宜抓住客群

尽管在这样招商难度日益增加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项目的开业不仅人气爆棚,而且开铺率极高,甚至是开业后的客流量依旧很高。孙强首先肯定了其优异的市场表现,然后分享了他认为其成功的关键点。  

他总结到:“不要盲目再去做模仿和借鉴,一定还是要创新。但创新并不是说要做很大的改变。有可能在某一些品牌的品类选择上去做调整,就能够抓到更多的客群,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花大价钱去改硬件。

好的商业都是能够去适合、匹配在一起才叫好的商业,而不是非要造一个高大上的商业来吸引人群。像迪拜mall必须做海洋馆,因为体量太大,如果不做,他的客群在里面消费起来会很无聊,所以必须去搭配、适应。”

商业活力强劲

不担心成都商业市场

目前成都大量商业物业集中在城南,城西和城北相对偏少。这是否意味着成都商业地产发展有着“不健康”的趋势。孙强表示不赞同这种观点。

他反驳到:“好比一个年轻人长个子,到了青春期,就是个子长得特别快,但是他很瘦弱。而城南现在相当于把骨骼长起来,但是肌肉需要慢慢的去长。等到人口慢慢导入以后,还是会比较健康。   

他觉得成都是商业非常有活力的一个城市,有很强自我造血、调整功能,很多商业关掉了,但还有很多资本也在不断进入。他一点都不担心成都的商业市场。

实力招商人才稀缺

竞争激烈对商业是利好

招商困难是目前成都商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商业地产领域涌入大量的开发商,竞争变得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比较有争议的就是专业人才储备不够,商管团队严重缺失这一核心因素。关于这一点孙强也表示赞同。

孙强认为:“其实招商需要的人才,从开始入行到真正能够出师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而目前市场上很多招商人员,真正负责的项目可能就是一个社区商业或者是一个底商,并没有在大项目里面沉淀过,确实,具有专业度的人才很少。”

他也表示竞争激烈,其实对成都商业是一个好事。更多商业品牌有更好的物业和地段可以去进入成都市场,然后吸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质品牌进入成都。

成都市场相对健康

期待更好的项目出现

尽管2017年以来已经有很多商业项目和品牌退出市场,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新兴品牌的进入,也存在更加革新的产品入市。孙强对成都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整个成都市场都比较健康,有自我的新陈代谢功能。十年前销售火爆的品牌现在已经不火了。同时也随着市场发展和行业发展,不断有新的品牌进入。”

他认为未来成都商业还会保持这样的态势,其城市地位决定其活力强劲。未来成都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品牌上都有不断创新的过程,会看到更多的商业形态出现,也许会有比现在更好的商业项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