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繁花》中的里弄与庭院,那些爆火的小尺度庭院商业如何吸客?

《繁花》中的里弄与庭院,那些爆火的小尺度庭院商业如何吸客?

2024-01-11


随着《繁花》热播、《酱园弄》开拍,让街巷里弄、街区庭院的关注度再次提升,线下打卡、线上话题热度持续。人们为什么爱逛庭院商业?那些爆火的庭院商业,有哪些吸睛点?庭院商业,是短小、单一街区商业的延伸,是由街道串联的呈区块状的院落建筑群,可以算得上是“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在其中,街景、露台、门店橱窗,室内外场景快速切换,无阻隔的公共空间串联起便捷的生活网络;邻里闲聊、市集闲逛、文艺氛围,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构建起活力的城市日常。RET睿意德曾发文分析《为什么爆红的新商业,越来越多是街区而非大盒子?》,这一次将继续深入街巷,盘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庭院商业,了解它们的“网红”体质,了解携带着历史气息的老庭院是如何被激发新价值的。



cc8bcfe93c2840944363aa6b2037b5628.png

既老又新,“流动”的街市赋予老街区新活力


庭院商业,院落式建筑形态、开放式街区结构,有着商场室外化、中庭广场化的鲜明特征,整体商业空间处于一个对外开放的状态。特别是经由改造后很多项目原本围合、连续性墙面带来的空间压抑感被打破,错落的层高、建筑的低密度、色彩的拼接,都赋予了空间呼吸感,营造出开放、自由又彼此贯通的游逛氛围。


庭院商业往往更新自旧有的城市空间,其原有功能往往关联着过往的生活方式,这种既有旧风貌,又凭借新内容焕发生机的空间,天然具有冲撞的魅力。丹麦奥本罗历史街区改造后,棕黄色瓷砖和传统的鹅卵石铺地形成鲜明对比,既划分出多个新广场,让不同空间实现了功能分离;又有清晰连贯的街道脉络,产生了纵横的视觉连接,引发消费者的探索欲。


3350f186fb24bfd0a2218b8d043be4b40.jpg

不同地块拼接的丹麦奥本罗历史街区 ©网络


作为《东京女子图鉴》取景地的日本东京惠比寿花园广场,围绕中央玻璃覆盖的拱形花园,60%的面积是公共空间和绿地。通过不同的材料拼接、动线设置,使人们在游逛中感知到空间功能的转换,站立广场时有开阔的观景视野,当迈入不同情景不同主题的庭院时,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享受沉浸式的慢生活。


2215b7dfc4f42ab04752f2848f4725568.jpg

日本东京惠比寿花园广场 ©网络


在高低错落、路径多元的庭院街巷穿行,透过广场的通透开放、公共休息椅的松弛,人与人的连接摆脱了千篇一律标准化居住、办公环境的隔绝状态,既是参与者也是观众,“消失的附近”连接感在“独立门店+共享空间”的模式中被重新找回。在这里,人们不仅体验片区气质,更在体验城市气质,大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小尺度的细节设计融会贯通,庭院成为极好的城市形象名片和会客厅。


33c17cb5b9b947a997b111d71cef82135.png

可浓可淡,文艺日常化重塑了丰富的“新市井范”


旧时街市常有戏法、弹唱、捏糖人等艺术、手作表演来吸引客流,形成热闹的场景。如今的庭院商业、街区商业逻辑不尽相同一一“内容”是一切人、场景、交易的源头和基础,它像一块磁铁,使隐匿的“人”浮现。


对于以“数字原住民”为代表的新世代消费者,美学设计正逐渐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他们期待艺术深入日常生活,更可见、可感。于是,文艺成为连接商业、品牌、人、空间的内容。盘点这些年出圈的庭院、街区,发现都在搞文创。德国柏林的哈克庭院,1994年开发商买下街区,与投资者、艺术家、租户一同讨论复兴方案,希望树立一种生活方式,探索街区[艺术+]的复兴模式。1995年,尝试以新艺术风格修复的第一个庭院开放短短几天内就吸引5万名游客以及来自时装设计领域的第一批工作室入驻。


eecde5582f64879d45404fc42bc69f29e.jpg

极具艺术风格的德国柏林哈克庭院 ©网络


改造后成为香港艺术文化地标的“大馆Tai Kwun”,美术馆、画廊、古董店、餐厅、酒吧环绕。并依托策展思维,设置视觉艺术展览、音乐戏剧表演、电影放映和工作坊等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初期开放后2018-2020年,大馆Tai Kwun举办了约1000场公众节目和活动。


119af860f5c39189cacad04ed0e93367e.jpg

“绽放大馆”——2022年立体光影表演 ©网络

ff2fffe960f373d45b5e63d17d25773fd.png

大馆官网-展览及节目索引页 ©网络


新潮的文艺创作,为项目导入了全新的表达,历史韵味结合新潮体验,尤其在Citywalk火热的当下,作为商圈延伸与补充的“庭院商业”,成了探索城市丰富“微”生活形态的一部分。还作为一种社交货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人和半熟人”的社交关系在这里聚合,商业生长的新活力绽放,新的市井烟火气生腾


007e47d22d8cd9b6ce84cba4e5f16cb96.png

自带性格,主理人圈层提升商业的可持续新生态


对很多人来说,庭院商业的吸引力,除了百年建筑的独特气质、空间的开放松弛、街头文艺的社交性,还在于其中的商业独特性。如同某知名重奢品牌负责人曾表示:“一定要临街,一定要有院子,有院子才能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城市的美好。”历史底蕴深厚的庭院老街也正契合了高价值品牌的文化诉求,因此吸引了不少在地特色商店、品牌首店、主理人商业集聚。


位于日本东京台东区下町的清澄白河社区,改造后引入咖啡文化,BLUE BOTTLE进驻日本市场的第一站,手沖烘焙咖啡的ARISE、杂货店性质的深田莊咖啡、古典风味的Portmans Cafe等特色咖啡品牌涌现,这里被《东京咖啡馆指南地图》评为“潮人必去,网红咖啡圣地”。基于咖啡产业吸引了年轻的消费者,也通过咖啡文化整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各类传统手工艺店,将清澄白河社区打造成一个集咖啡文化、町工艺品、街头艺术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区,提振了在地经济,也提升了本地居民的收入,也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2260082fa64af8c6a0310fac2d9ed41d0.jpg
229a1ae5aba62c57d123576c8b62eb8fc.jpg

清澄白河社区的BLUE BOTTLE及其他特色店铺 ©网络


德国柏林哈克庭院一层以沿街商铺为主,二层及以上为办公,这种紧凑又直面消费者的上厂下店形式,吸引了40多家企业和文化机构入驻,当地的商业开始飞速转动。这些特色的商业连缀成一张网络,因“目的地效应”吸附关联的产业集聚,吸引感兴趣的人来消费。



结语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说过,一切的信任和信用都起源于重逢。当我们不断探究如何打造好的街区商业,如何重塑商业的年轻活力,如何重建附近,最关键的并非商业形制,不是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把人们围合起来,而是连接人和人的关系,让人们重逢。以商业为介质,聚合人群、聚合文化、聚合产业,留下常来、再来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