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 如何在南京最火文旅商业旁,打造一个独特的街区新顶流?

如何在南京最火文旅商业旁,打造一个独特的街区新顶流?

2024-04-23

说起古文化街区,大多人想到的画面可能是飞檐翘角、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各色地方小吃与冷饮摊点、琳琅满目的民俗字画商铺以及此起彼伏的小贩吆喝声和熙熙攘攘的游客群。实际上,古文化街区并非都是如此,也并非全然围绕游客体验展开,不同项目间亦存在显著差异化的可能性。

南京老门东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坐落在久负盛名的夫子庙向南一公里处,同样承载着古建遗风。此时的夫子庙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庞大的商业体量,已然确立了自身作为城市首席文旅商业的地位,老门东作为后来者,10万平米的商业面积也远不及夫子庙,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老门东没有盲目跟从夫子庙过于依赖游客流量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深挖本地文化、强化用户体验和社区互动,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本地人喜欢,外地人向往”的新地标。凭借差异化的形象,逐渐在坊间形成了“外地人去夫子庙,南京人去老门东”、“没有去过老门东,不是南京人”的说法,成为了南京城市的一张崭新名片,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ff56dd15cd5136adb820e79a1e85366b1.png

老门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以东,故称“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即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网络


RET睿意德作为老门东项目的商业顾问,在其重要发展阶段做出了深度专业支持,助力了老门东对在地文化的深化探索与有效利用,以更纯粹、更乡土、更日常、更多变的策略,使项目成功突破固有框架,实现了革新超越。

cc8bcfe93c2840944363aa6b2037b5628.png

博物馆式营建,更醇厚的文化味道


老门东秉持“博物馆式营建”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海量文献史料,对涵盖建筑年代、建筑品质、历史建筑遗迹、古树古井等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详尽深入的研究和勘查,着重保护历史原真性,锁定蒋寿山故居、三条营民居群等珍贵历史遗存,着力恢复江南民居特有的“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风貌,致力于将整个历史街区塑造成一本可亲身体验、立体鲜活的城市历史教材。


eecb45692a072ace103e42801af5a802d.jpg

老门东的古老门庭与现代生活交织在一起,砖瓦墙檐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网络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状况和价值,将其划分为保护修缮、整治修复和适度重建三大类别,旨在最大程度地复原历史建筑的原始形态。对于新建部分,创新性地采用了现代混凝土框架与传统木构架相融的技术方案,外观装饰则严格按照明清建筑风格选用砖木材质,确保新旧建筑浑然一体,风格协调一致。


55b2eda0bf26cc63b0bc28b626cbd822f.jpg

老门东的先锋书店是一座典型徽派建筑,原本是安徽士子到南京参加科考看书备考的场所 ©网络


对内部环境的改造严谨遵守“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确保每一座建筑实体、每一条巷陌均能忠实地传递历史的信息。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其原有的高度、体量、材质及色彩得到了严格的保留,整体色调以黑、灰、白为主,营造古朴而庄重的氛围。在妥善保护与维护历史建筑遗产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嵌入式”设计理念,将新建建筑与既有街区风貌无缝对接,确保新旧建筑间风格协调、特色互补,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历史画卷。李渔故居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经过严谨的学术鉴定与精巧细致的修复工程,成功复原了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生活场景,宛如时空隧道,带领人们重返昔日岁月。为了达到极致的历史还原效果,项目团队远赴各地搜寻并收购了大量的古旧城砖和传统木材,高峰时段存储的老城砖总量高达近50万块。

33c17cb5b9b947a997b111d71cef82135.png

融入乡土民俗,更鲜明的在地气质


尽管城市更新,文化复兴的目标陈述非常宏大,但人的体验是细微的,所以老门东真正目的达成,来自于非常细微的考虑和营造。绿色植物景观在宏大老街、民居背景中看似微小,其历史文化及审美意义至关重要。诸如凌霄花、古藤等元素遍布街区,与各建筑紧密相连,古井、古藤、古树等点缀其间,既是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社交的重要场所,共同凸显民俗风情与历史底蕴。


dd89aa9c521c77edcac219f0e2c387ffd.jpg

老门东巷弄里弥漫着悠悠岁月的味道,每一砖瓦都是古老故事的讲述者 ©网络


老门东的街道空间设计精巧细致,主要由空间结构、墙面装饰和路面铺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主巷、次巷与支巷相互穿插,层次分明,形成了以剪子巷、箍桶巷、三条营及新民坊路为主线的主街道网络,周边又有数十条幽深小巷纵横交织,构筑起类似传统“鱼脊骨”般的丰富街巷肌理。这些宽度仅2至6米的巷道大多由青石板和青砖铺设而成,它们穿越于各式古朴民居间,营造出静谧而舒适的居住环境。尤其是箍桶巷和三条营的“十字形”主干布局,不仅奠定了街区的整体形态,还在无形中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aa06870463c3a188f20928a6efbc8630b.jpg

乡土植物代表了当地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记忆,它们的存在能够唤起人们对故乡、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网络


老门东在景观小品中大量运用了乡土植物,如在街区入口的积善亭内,采用本土耐生植物构建生态系统,实现自循环,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原生的生态美学效果。这些元素装点了传统民居内外空间,创造出宜人的公共休憩场所,体现街区深藏的历史人文价值与居民对和谐生态生活的向往。

007e47d22d8cd9b6ce84cba4e5f16cb96.png

构建生活日常,更紧密的情感链接


城市文脉如同一条流淌在时光中的文化血脉,它是城市在漫长岁月中积淀的独特气质与环境风貌,映射在地生活人群的修养层级和文明成就。城市的各个空间及其所承载的场所精神,实质上都是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文化内核与精神烙印的具体展现。因此,在构建街区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以重构和再现具有地方本真性的日常景象,从深层次的文化感知角度出发,重溯并激活场所原有的历史文脉,使之得以延续和再生。


77888edb5691f00396a0385a810a09adc.jpg

文化街区的日常生活场景,承载了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变迁历程,通过保护和再现这些日常元素,可以唤醒和延续社区成员共同的社会记忆 ©网络


项目团队严谨细致地复原了明清时代民居的原始风貌,不单重视重建砖瓦木石的细节构造,还精确重现了昔日的街巷布局和生活空间,使游览者如同时空穿越,重历往昔生活情境。此外,通过铜雕艺术生动再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老门东居民的生活场景,如喂糖芋、踢毽子、燃放爆竹、箍桶工匠劳作、棋盘上的博弈残局、打陀螺的欢快情景以及旧时邮筒的存在,这些栩栩如生的铜雕人物身着古装,仿佛带领现代人跨越时空,切身感受那个时代的寻常百姓生活面貌。


55a6dff00d93e56e60b17e111869b5b06.jpg

位于老东门的越剧博物馆是江苏首家以越剧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包括越剧著名艺术家如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人使用过的服装、道具、剧本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 ©网络


同时,针对性地引入和设置了南京老字号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和金陵戏坊等文化载体,它们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更是互动体验的空间。游客可以亲临现场观看百年老字号店铺的传统工艺演示,感受南京云锦的精妙绝伦;可以在城墙博物馆深入了解南京城池的沧桑变迁;还能在金陵戏坊欣赏到地道的昆曲、扬剧等地方戏曲表演,甚至有机会动手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中去。探索和重现当地生活场景的精神深度和文化纹理,这不仅是对古文化街区更新的深度把握,更是对城市历史脉络延续和地域特色维护的深切敬意和细致关怀。

aa1f377b178270e5c4c2a449c96477d8e.png

内容迭代保鲜,更强劲的持续吸引


老门东结合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创新交融,不断更新升级,始终保持街区的新鲜感,有效地激发了本地群众的持久兴趣和参与度。该地区珍视并维护着原有的自然遗产,如三条营巷的凌霄花、边营的紫藤和张家衙的蔷薇等深受喜爱的历史景观,并注入更多地方特色植物,如赤石矶映山红、陶家巷木香等,以此提升生态多样性与景观美感,形成四季常新的绿色画卷,让居民和游客在每个季节都能体验到全新的视觉享受和生活乐趣,从而在心中建立起对老门东的独特情感印记。


aa4b82eee836a2884a45a74ab00cedcc7.jpg

秦淮灯会期间的老门东,凭借绚丽夺目的秦淮花灯成为全城焦点,既是民众情感交融的重要场所,亦是提升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活动 ©网络


每逢节日,老门东精心策划包括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品鉴、民俗表演和亲子灯笼绘画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特别是秦淮灯会时,凭借独特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呈现美轮美奂的灯饰景观和生动多姿的民俗演艺,有力地烘托了节日氛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吸引了广泛人群积极参与。这类多元互动活动加强了居民对本土文化根源的认识与情感依恋,并通过丰富多样的节庆聚会,增强了人们对老门东历史地段的感情联结,明显提高了游客回访率和整体旅游魅力。


441625262d382ead968e4c7bfa354dc21.jpg

2023门东运动嘉年华活动中的“亲子骑行广场”,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参与和体验人群 ©网络


此外,老门东还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公众参与活动,如民间龙舟比赛、太极拳晨练、古街定向赛跑等,覆盖各年龄段,使历史文化街区充满活力与互动性,超越静态展示,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社区活动聚集地。这一系列举措稳固了老门东在当地居民心中的位置,使之成为承载情感、满足休闲需求的重要场所。


结语

针对游客或本地人群的文化街区,是截然不同的构建和发展策略。游客街区的营造重点,在于“景观和故事”,旨在构建一处富有地域特色的戏剧性空间,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和丰富的故事线索——如古老建筑重现、民俗传统的活态展示、艺术装置与多媒体叙事手法,构建易感知、易流传的文化标识体系,使游客沉浸其中收获新鲜体验与认知享受,从而激发口碑传播与旅游经济效益。服务于本地的街区构建,工作的焦点是“关系与共鸣”,致力于守护并延续地方社区的生活习俗与集体回忆。其核心是搭建一个让本地人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和精神慰藉的共享平台,强调社区认同与归属感的培育。需兼顾地方审美与生活哲学,同时配置一系列密切服务于本地群体的设施与活动,比如周期性社区庆典、传统工艺工坊、本土艺术家演艺空间等,籍此深化居民与街区的情感纽带,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和本土文化的持续发展。